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7届中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⑤,此率⑥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⑦,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⑧在其为民父母也!

【注】①梃:棍棒。②政:苛政。③庖:厨房。④厩:马棚。⑤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⑥率:带领。⑦行政:施行政事。⑧恶(wū):表示反问语气,怎么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宋无                   ②公输盘我为云梯

③杀人梃与刃            ④且人

(2)、下列句子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地方五千里           且人恶 B、此犹文轩之与舆也       余则缊袍衣处其间 C、邻有短褐欲窃之         泉香酒洌 D、荆之地五千里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②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4)、敢于谏言,方显能臣本色。从劝谏的内容来看,甲文中墨子劝谏楚王 ; 乙文中孟子劝谏梁惠王

(5)、劝谏要有艺术,才能达到效果。甲文中的墨子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说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任务。

【甲】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苏轼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 , 莫厌家鸡更问人。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③须鬓已如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 , 欲见诚悬笔谏时。

【注释】①元和脚:脚,指笔形中的撩,俗称捺脚,代指书法。②家鸡:喻指家传之学、家传之艺。语出《南史·王僧虔传》中云:“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③遂良:指唐代大书法家裙褚遂良。④家法:指自己的书法。⑤诚悬: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字诚悬。⑥笔谏:唐穆宗问柳公权如何习字,柳公权回答说,心正则笔正,笔正方能得法。

【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明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咤,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丙】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奋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缘,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完,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