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练习试卷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材料二: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四: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等人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是什么?其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治体制都属于什么性质?

(3)、材料三和材料四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的讲话激动人心,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复兴。

探究主题一——【辉煌的时期】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深。

   ——黄仁宇

(1)请用史实说明唐朝的“灿烂光辉”并谈谈你的感受。

探究主题二——【碰撞的世纪】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时间

重大事件

口号/纲领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 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完善表格“▲”内容,并指出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

探究主题三——【勃兴的年代】

材料三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 1919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1919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明显。正如孙中山所言:“其将来收益伟大且久远”。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说明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收效伟大且久远”的理解。

探究主题四——【走向复兴的时代】

材料四

1982年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命题。

202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87倍。

——据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整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例具体史实,并简述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