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如“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这些诗句都反映了从佛教起源的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习俗。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守丧期间从军作战称为“墨绖从戎”。
C、“增峻城隍”,“城”原指护城河,“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D、“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