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 .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4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不少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等为吸引读者,在室内装潢上     A      , 设计出各种形式的高大“书墙”,矮的有八九米,高的竞达30多米。每次进入书店或图书馆看到那些又高又大的“书墙”,我一方面惊叹于它营造出的那种整个空间被图书充斥着的氛围感,另一方面又心生疑问:(   甲   )?

    事实是,很多“书墙”上的图书并非供人取阅之用!那些“书墙”上的图书,不过是书店及图书馆的装饰物。为了吸引人,各大图书馆和书店不遗余力地在建筑的“颜值”上下功夫,在争相变美”的内卷中越走越远,所以各种“书墙”随之也就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海南某书店的“书墙”被设计成触及天花板的弧形云朵,“云端”的书籍便成了高高在上、读者完全够不着的“天书”。

    公共文化建设切忌     B      , 具体到阅读这件事,书店和图书馆的外在建筑形式和内部装潢布局,可以好看,但更应实用;可以吸引人前来打卡,(   乙   )。与其投资不菲去建占很大空间的“书墙”,不如多提供一些座椅给读者来得实在。即便建书墙,也应将图书的展陈、存储、取阅等结合起来,让“书墙发挥出最大价值”。

    第21次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这说明,当下人们阅读的需求依然是旺盛的。既然如此,①书店和图书馆都应回归阅读活动本身,②秉承一切对读者服务的理念,③让又高又大的“书墙”回到它原本应该有的高度。④打造一个清静的能让人随手可取图书、方便阅读的环境,⑤那样的书店和图书馆才是读者心中渴望看到的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巨石旁的树很老,岩石的岁数更老,记得山下的地质博物馆说这些岩石来自震旦纪。①那么,它的年纪,这些俯冲而下的岩壁的年纪最少也有五亿多年了。②在更久远的地质时代,地球深处的岩浆上涌,却未突破地壳成为火山,③熔化的岩浆在地下熔合不同成分的物质,渐渐冷凝,就形成了最坚硬的地球岩石圈的部分——花岗岩。④这些闪烁的石英和云母就是在那个熔铸过程中包藏其中的。然后,它们在多少亿年多少千万年的某次某几次强烈的地质运动中拱出地表,造成了眼前这些高山深谷。又在时间深处,被冰川,被水,被风打磨光滑,成砂成粉,风化为土,养育了草与树,养育了浩莽林海。

    数公里长的山道,岩壁时陡时缓地跌落着,一折,又一折,更像一章又一章循序递进的雄壮交响乐。不是贝多芬们制定了程式的四个乐章,而是连绵不绝的十八个乐章。陡直时,就张挂水的白练成为飞瀑与悬泉。这些水流本该发出巨大的喧哗,却被众多幽深如海的树林吸掉了其高音部和中音部,猛厉的奔湍变成了温柔的潺湲。奔涌的岩石歇脚,在一株枫下,在傍着老松的一丛杜鹃下聚为绿潭时,就变成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了。潭水漫溢,无风而有波。古代诗歌写到这样的静潭与飞瀑时,总是要写到猿,写到猿鸣的。“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现在,猿是没有了,时不时有一迭声的鸟鸣响起,倒比水声更尖锐响亮。如此这般,时行时停,____,十八层飞水飘飏,十八口深潭凝碧,两个多小时,就走过了静在米仓深处的十八月潭。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