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测验历史
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该会标的寓意有( )
①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激烈
③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用“挑战与应战”揭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衰落。有学者认为,这种“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也可用于观察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在近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四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此处选取了前三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 | 二战前 | 二战后 | 15世纪-20世纪60年代 | 20世纪60-80年代 | 20世纪80-90年代 |
挑战者 | 西方 | 西方 | 经济全球化 | ||
应战者 | 西方 | 东方 | 西方、东方 | ||
挑战方式 | 战争 | 经济 | 军事、经济 | 经济、民主 | 经济 |
应战方式 | 战争 | 经济 | 革命 | 全面的民族国家构建 | 区域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兼论民族主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战”模式》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围绕近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