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测验历史

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文物或老物件

结论

兰州出土的“东汉书信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厚薄均匀,便于书写。

“蔡侯纸”完全取代绢帛成为书写材料

清代御窑督陶官唐英创制的《陶成图瓷板》,描绘了拉坯成型、彩绘上釉、入窑装烧、束草装桶等工序。

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产品制作精美

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的“西班牙银元”,明朝后期流入中国,为《南京条约》赔款所用货币单位。

西班牙银元曾是国际流通的货币之一

1951年某村的木牌上记载:“徐XX分到果实地一亩二分五厘……”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A、 B、 C、 D、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摘编自《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摘编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