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一中高二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
A |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 Br﹣还原性强于Cl﹣ |
D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叙述I | 叙述II |
A水玻璃具有黏性 | 盛装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
B往氯化钙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 CaCO3不溶于水,Ca(HCO3)2可溶于水 |
C NH4Cl受热易分解 | 可用加热法除去I2中的NH4Cl |
D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浓的氯化铁溶液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制得胶体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异戊醇 |
88 |
0.812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酯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3-甲基-1-丁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