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新城道中(其二)①
【宋】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指二人并耕。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 , 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悲秋
凉风动万里 , 群盗尚纵横①。
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
【注】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释】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鸂鶒(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① , 且休休② , 一丘一壑③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①〔书咄咄〕晋代殷浩被废职后,心中愤愤不平,终日用手指在空中划“咄咄怪事”四字。②〔且休休〕唐末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山西中条山,建造了一座“休休亭”,并作《休休亭记》。③〔一丘一壑〕用班嗣语,指寄情山水,隐居山林,自得其乐。语本《汉书·叙传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