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瑞典一位平凡的女诗人安娜有这样的诗句:“我当然看见在欧洲的那些人,坐在桌边的男男女女。我也生来只为,而且长大只为:在世上做安娜。”我被她强烈的心声深深地感动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日前,全球首台“人脸+指静脉+虹膜”ATM在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诞生。只要提款人的脸、手指、眼睛还在,就能用这款靡提取现金。作为该项目的科研带头人,罗攀峰凭着一股劲,带领四五十人的团队成员全力以赴,经过6年攻坚,终于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TM“中国芯”,从此打破欧美品牌的垄断。
“中国芯”研发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栓牛,在庄园一颗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榆树病,方圆几十里开外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留下伤痕的榆树存活下来。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对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郁郁葱葱地生长在美国密歇跟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图一: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的战士正在进行极限体能训练。
图二: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五支队特战队员进入天山腹地,在零下26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开展战术动作训练。
读了以上两张图片,你读到了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怎样的信仰?……令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请以“留给我最醒目的印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得透露个人具体信息,地名、人名等均用化名。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就有了一些固有的印象,比如:贾政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杜甫写诗永远“苦大仇深”,女性都是马路杀手,喝点维C感冒准走……这些印象,往往经不起推敲,可我们还是笃信不疑。
当然,也有一些印象,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也搭不上时代的节奏,但一番研究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请结合生活和阅读经历,写一篇议论文,谈一谈你对上述“固有印象”的理解和思考。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少于7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