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战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

姓名

籍贯

官职

阵亡地点

邓世昌

广东番禺

副将加提督衔

黄海大东沟

李仁党

湖南桂阳

副将加总兵衔

辽宁盖平

杨用霖

福建闵县

副将

山东刘公岛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举一反三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回顾历史,世界各国的发展与海洋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上篇:初涉海洋】

材料一:东西方航海活动比较

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航海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艘,最多17艘

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88人,最多1500人

航海目的

宣扬国威。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宣扬基督教

【中篇:有海免防】

材料二: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下篇:走向海洋】

材料三: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4年5月2日,中国海警2401、2102、2166船编队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中新网2014年5月2日电

材料四:时下,面对夹杂有领土争端、资源开发、共同安全、权力角逐等复杂矛盾的南海问题,中国如不能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战略清晰态度,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内外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多重矛盾压力,在相当大程度上牵扯很大一部分外交精力。

﹣﹣新华网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四: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