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丞相苏公祠堂记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①,始得《易》王辅嗣②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有删改

【注】①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②王辅嗣,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父母日(称谓) B、如是者凡更三师(像这样) C、逃难徂徕山(既然) D、父母之不能止(勉强)
(2)、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B、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C、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D、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②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4)、许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欹(qī)嵌盘屈:错斜嵌插、曲折盘旋的样子。  佳:美好。  荫:遮蔽。  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裨:使。
                                                                                                                              (选自元结《右溪记》)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 , 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 , 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节选自孙樵的《书何易于》
[注]①挽(wǎn),拉,牵引。②(hù),朝笏、板。③重榷(què)管,严格执行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④矧(shěn),况且、何况。⑤刬(chǎn),铲掉、剔除。

文言文阅读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帝大说,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