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愿为鞍马     

②赏赐百千     

(2)、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诗》“旦辞……暮宿……不闻……但闻……”这组句子,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三则材料,体悟古人登临境界之异。

材料一: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材料二:

景公登牛山

【汉】韩婴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俯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袭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 , 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

(选自《韩诗外传》)

材料三: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 我则行之。

(选自《韩昌黎集》)

【注释】①婴:晏子,名婴。②恤:担忧、忧虑。③本文写于送好友李愿回盘谷隐居时,当时韩愈已经很长时间未得朝廷重用。盘古,地名。④茹:屹。⑤何意:(这就是)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