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材料二: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经历了“自强求富”、“维新救国”、“民主共和”、“思想解放”不懈的探索历程。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一边顽强的抗争,一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blank#}4{#/blank#}的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的浪潮。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blank#}5{#/blank#},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blank#}6{#/blank#}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曲折推进。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近、现代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设立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演: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