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中国明清社会绵延中华文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既有农耕文明辉煌灿烂的一面,更有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危机重重的一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朕观四民(指士、民、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
材料四: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世载堂杂忆》
材料五: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
——王先谦:《东华录》记乾隆皇帝语
材料一:宋明清部分社会经济指标对照表
年号(年份) |
人口数 |
耕地面积 (亿亩) |
耕地亩产 (斤两/亩) |
商业市镇 |
宋徽宗大观四年 (1110年) |
4673万 |
2.5 |
309 |
1106个县、1644个镇,人口过10万的大城市超过40座 |
明成祖永乐元年 (1403年) |
6659万 |
4.12 |
346 |
各类城市、集镇39000个,10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每座在50至100万之间,北京、南京和苏州人口超过百万 |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 |
2亿47万 |
7.4 |
367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