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重庆市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中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
调查项目
人数比例
在网络中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
18.8%
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
6.9%
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13.2%
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
35.5%
浏览过不良信息
25.6%
①网络交往为我们提供了平等交往的平台
②网络交往可以突破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
③我们在网上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④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改变了我们以往的交往方式
【问题探究】
资料一: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在微信中质疑解惑,交友聊天,拓展了交往空间和学习领域。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购物或者支付话费。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一些骗子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成功获取被害者的住址、家庭成员等信息。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来源都是可靠的。
【依法维权】
资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①根据自己的兴趣传播网络信息
②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保护隐私
③提高自身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
④克制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网络欺凌、新技术新应用风险等问题。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全面压缩有害信息隐形变异的生存空间,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专属产品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标准,有效解决网络沉迷问题,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的网络环境。
①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人口普查
②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③街头刷单返利活动
④陌生人通过电话索要你的个人信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