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公元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在一定条件下,由几个导体串联成的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能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小明通过实验研究热电偶电路中的电流,他分别把相同材料和不同材料的导体相互连接(D和G为导体的接点,在其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毫安表,“0”刻度线在最左侧).实验过程如图(a)、(b)、(c)、(d)、(e)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①由图(a)与(b)与(c)[或(d)、或(e)]可知,在热电偶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串联在闭合电路中的.
②由图(c)与(d)与(e)可知,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的时间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I | 尼龙 | 100 | 1.02 |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的温度/℃ | 30 | 34 | 38 | 42 | 46 |
乙的温度/℃ | 10 | 18 | 26 | 34 | 42 |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实心 铝棒 |
铝棒长度 L / (×10-2 m) |
横截面积 S/(×10-5 m2) |
频率 f /Hz |
1 |
71 |
2.9 |
3500 |
2 |
78 |
2.9 |
3146 |
3 |
71 |
5.2 |
3530 |
4 |
78 |
11.7 |
3134 |
实心 铝棒 |
铝棒长度 L /(×10-2 m) |
频率 f /Hz |
铝棒长度倒数/m-1 |
1 |
50 |
5000 |
2 |
2 |
71 |
3500 |
1.4 |
3 |
78 |
3146 |
1.28 |
4 |
91 |
2700 |
1.1 |
5 |
105 |
2375 |
0.95 |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上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 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甲/℃ | 70 | 60 | 53 | 47 | 42 | 39 | 37 | 35 | 34 | 33 |
乙/℃ | 70 | 66 | 61 | 58 | 55 | 52 | 50 | 48 | 47 | 46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