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青海省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材料一: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200年里,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辗转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材料二:薛健在《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指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时间 | 发明者 | 国家 | 发 明 成 果 |
1782年 | 瓦特 | 英国 | 改进蒸汽机 |
1825年 | 斯蒂芬森 | 英国 |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
1866 年 | 西门子 | 德国 | 发电机 |
1876 年 | 贝尔 | 美国 | 电话机 |
1882年 | 爱迪生 | 美国 | 开设发电厂 |
1885年 | 卡尔?本茨 | 德国 |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飞机 |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