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行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工业新产品博览会上,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最受参观者瞩目的是飞机、无线电等。

材料三: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最吸引观众的是巨幅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以及信息化、太阳能等新能源。

请回答:

(1)、1851年第一届世界工业新产品博览会为什么在伦敦举办?对蒸汽机改良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当时利用蒸汽动力发明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历史推进到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材料三中“巨幅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是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重大成就?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

举一反三
工业・交通・城市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部海岸城市迅速实现区域城市化,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移民在西部进行的开发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革命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转向西部去寻找新的可开发的土地,其中一部分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一支力量。尽管内战前的美国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城市化国家,战前的三十年时间却是美国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十年。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20世纪初传统有轨电车运营里程数(千米)

材料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日本都名列世界前列。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编自李蓉蓉、郭惠斌等著《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材料四:1994年,加拿大环保学者克里斯・布拉德肖首次提出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概念,并对绿色交通工具进行优先性排级,依次是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车、单人驾驶自用车。绿色交通旨在减少个人机动车辆的使用;提倡步行,提倡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减少高污染车辆的使用;提倡使用清洁干净的燃料与车辆。

——摘编自何玉宏《城市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

15-19世纪,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的变革】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1500年前后”发生的事件。

【政治的变革】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显然影响了……约1808年前后达到成熟的整整一代人,导致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在南北美洲,启蒙运动也有着直接的、非常重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两场斗争。

【科技的变革】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欧洲一位农民具有讽刺意味的感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贤哲告诉我大车行驶不需马拉,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神奇的医生能截肢而病人却不叫唤也不痛,……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提取有关工业革命的两条信息。

【观念的变革】

材料四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分配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社会观念也反映在日常的服饰、娱乐和举止等方面。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4)综上,谈谈你对“变革”内涵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