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材料一: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着三千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至南洋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挡,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四:在广东和福建获得者得特殊地位的30年里,中国的出口量增长了一百多倍,1978年时广东没有一家拥有现代化生产线的工厂。30年后来广东南部的人,却可以看到摩天大楼,世界级饭店和高速公路。到1992年邓小平退休时,估计有一亿人次涌入广东的沿海地区。──【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据下表,深圳市1979年到2012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
指标 年份 | 1979年 | 2012年 |
常住人口 | 31.41万 | 1054.74万 |
生产总值 | 1.96亿元 | 12950亿元 |
职工年平均工资 | 769元 | 59010元 |
材料一: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
创办时间 |
创办地点 |
报刊名称 |
备注 |
1872年 |
广州 |
《羊城采新实录》 |
|
1873年 |
汉口 |
《昭文新报》 |
|
1874年、1876年 |
上海 |
《汇报》《新报》 |
|
1895年 |
上海 |
《字林沪报·晚报》 |
该报创办时正逢****战争失败,社会各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意识增强 |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变化,近代报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创办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体和舆论工具。
材料三:《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先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制地迅猛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见下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