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年份
项目
1921
1923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材料一:材料二: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 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 年代,苏、美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3)以史为鉴,认真分析材料一、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奠定基础”、“制度确立”、“巩固扩展”、“政策调整”等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也有种种的阻力。
材料二 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在20世纪30年代,“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后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三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