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材料一: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人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一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识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界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时是指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

(4)、以上材料都反映近代中国的里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