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①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②秦国实力的加强 ③士人的解放 ④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
材料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材料二 终永乐一朝,朱棣五次北征,三次打败蒙古军队。……永乐死难,设哈密卫,加强对西部边陲的统治。……永乐五年,修筑驿路,设置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永乐十三年,增设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1616年后金汗过建立。经1621年的“辽沈之战”、次年的“广宁之战”,已领有辽河以西的东北地区,进逼山海关,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据地,……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请回答: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