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毛泽东的诗词文情并茂,气势磅礴,记载着中国近现代的苦难与辉煌,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材料四: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1)、词中“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哪里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怎样的一条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金沙水拍云崖暖”发生在哪次重要历史会议后?“三军过后尽开颜”宣告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胜利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诗中的“天翻地覆”的含义。

(4)、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哪一项重要成就?

(5)、综上所述,你对伟人毛泽东有怎样的历史评价?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7-1935年中共大事记(部分)

1927年8月

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受阻,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受挫

1927年10月

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2月

秋白写了《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虽然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不能采取“首都”武装起义的形式,但仍坚持“城市中心论”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1930年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十余省的三百多个县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党内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同志对革命新道路的认识逐步深化

1930年1-5月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回答党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农村还是放在城市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基本形成

1930年6月中

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说:“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1930年 10月

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写信,信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红军,二是巩固根据地共产国际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已基本树立起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在全党的贯彻得以保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