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洋务运动中,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位历史人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洋务派相比,康有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4)、据材料四,指出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内容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5)、据上述材料,概括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举一反三
【曲折探索】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材料一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伤害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他它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请列举此次变法的两位代表人物(材料中提到的人物除外)。
(3):材料三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 根据此材料概括这场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由此引发的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