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求取佛经 D、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经济、科技文化风俗习惯等
举一反三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列是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究,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到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三:阅读下列四个人物图片:

人物画像

A.松赞干布

B

C.元昊

D

他们有哪些活动?

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民族的首领,他做赞普时基本上统一的各个部落,迁都逻些,建筑布达拉宫,创制藏文,迎娶唐朝文成公主。

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国。

他是西北党项族首领,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懂得蕃汉文字,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他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12世纪初期,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还仿汉文创制女真文字。

材料四“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五:“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首歌中,有一个少数民族是在元朝时期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交往交流】

材料一: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摘编自元稹《法曲》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1)从材料中能看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交融发展】

材料二:元朝的民族交融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它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在多民族共居的情况下,蒙古人、色目人带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各族人士通过婚姻、诗文酬答、宴会雅集等交流,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面貌和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摘编自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国家统一】

材料三:元朝形势图(1330年)

(3)元朝在材料三图中序号②和③处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巩固边疆】

材料四: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西北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a.册封达赖和班禅;b.建立金瓶掣签制度;c.设置驻藏大臣;d.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e.设置伊犁将军。

(4)请从材料四中分别找出清朝管辖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措施各一项。(填写序号即可)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

【感悟提升】

材料五:202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