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

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子》

材料二: 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 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 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材料三: 宋代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 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 物,文明高度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哪个时期开创的哪项制度使墨子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唐)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御制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并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2)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南京的读书人,从家中出发经材料二中的“此河”进京赶考,你首先经过的是哪一段?
(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
(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对于这种变化你有何感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