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十七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

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子》

材料二: 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 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 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材料三: 宋代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 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 物,文明高度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哪个时期开创的哪项制度使墨子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