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1971年在第23届联合国大会上,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举一反三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ト,大蒜等农作物,马的丝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等进行贸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国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奥林匹亚竞技会是古希腊最古老、盛大的体育竞技节日,也是现代奥运全的来历源头。随着奴隶制经济的不断发展,精英阶层依靠奴隶摆脱了体力劳动,集中销力投身于克技体育之中以彰显自身的地位和荣誉。同时,古希腊人有用体育竞技来取悦当地保护神。求庇护的传统,这些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了定期举行的节日竞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砭奉宙斯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奥林匹亚地处沿海平原,便于海船靠岸,并且路程对于希腊各版邦都十分公平,这进一步促进了奥林匹亚竞技会走向全希腊。为了保障竞技会的开展和运动员的往来,古希腊各城邦必须遵守时长三个月的“奥林匹克休战”,期间停止一切内外战争。

-摘编自罗宾《奥林匹亚》、范益思《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材料二19世纪以来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厂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促使能够强身健体的体育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要,工人阶级工资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为体育的普及创造了条件。由于工业化造成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加剧,人们对古希腊奥运会“公平竞争”“身心和谐发展”等理念更加关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古希腊奥林匹亚遗址的考古成采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奥运会的憧憬。鉴于19世纪末紧张的国际形势,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深感应该用团结、友好的奥林匹克精神定期聚集各国青年,从而减少国与国之间的误解和偏见,进而消除战争。另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奥运会在全社会掀起体育热潮。1896年,在顾拜旦为代表的众多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之下,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顺利举行。

-摘编自丁英俊《现代奥运会兴起的社会历史动因》等

材料三 阅读下表《中国的百年奥运之路》

序号

时间

事件

1908年

《天津青年》向国人介绍第4届奥运会,并提出“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1952年

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由于部分西方国家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临近奥运会结束时才赶到。

1979年

国际奥委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2008年

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主题口号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本次奥运会中,中国以48枚金牌居于金牌榜首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