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或原因

    A

    S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SO2是电解质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见光易分解的HClO

    C

    石灰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硅酸钙

    非金属性:Si>C

    D

    碳酸氢钠可用作食品的膨松剂

    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某学习小组将Cu与的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稀硫酸的配制

    ①配制溶液,需溶液的体积为{#blank#}1{#/blank#}mL。

    ②在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图所示仪器,需要用到的是{#blank#}2{#/blank#}(填仪器名称)。

    (2)Cu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lank#}3{#/blank#}。

    II.实验探究

    【实验任务】利用相关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进行实验】

    (3)利用下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4,记录数据。

    装置

    实验

    序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

    电压表

    读数

    30%

    1

    30.0

    /

    10.0

    2

    30.0

    1.0

    9.0

    3

    30.0

    2.0

    8.0

    4

    35.0

    1.0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对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blank#}4{#/blank#}。

    ②由实验2和4可知,{#blank#}5{#/blank#}(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4)由(3)中实验结果 , 小组同学对“电压随pH减小而增大”可能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随pH减小而增强。

    猜想2:酸性条件下,Cu的还原性随pH减小而增强。

    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在(3)中实验1~4的基础上,利用下表装置进行实验5~-7,并记录数据。

    装置

    实验

    序号

    操作

    电压表

    读数

    5

    /

    6

    ①向{#blank#}6{#/blank#}(填“左”或“右”)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7

    向另一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②实验结果为:、{#blank#}7{#/blank#},说明猜想2不成立,猜想1成立。

    (5)已知Cu与反应时,加入氨水可形成深蓝色的。小组同学利用(4)中实验5的装置继续探究,向左侧烧杯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氨水,相比实验5,电压表读数增大,分析该电压表读数增大的原因:{#blank#}8{#/blank#}。

    【实验结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pH等因素有关。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