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西藏拉萨市第三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我承认,“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是个好听的口号,①{#blank#}1{#/blank#}比喊口号、搞签名要重要得多的是搞清楚人们为什么冷漠,拿什么来拒绝冷漠。因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最终解决问题,②{#blank#}2{#/blank#}还是热闹一通,回头照旧。③{#blank#}3{#/blank#}大家为何有冷漠之感,原因当然不是“道德沦丧”、“拜金主义”那么简单。冷漠常常源于④{#blank#}4{#/blank#},而疏离又源于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相对被剥离感。要根治⑤{#blank#}5{#/blank#},就得追根溯源,让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经济的归经济;让个人的归个人,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一句话,道德的力量从来都是有限的,⑥{#blank#}6{#/blank#}有道德义愤是远远不够的。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摆脱贫困一直是中国人民 的梦想。历经多年奋斗,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这是一首激荡人心的动人歌谣,这是一个 的人间奇迹!奇迹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的煌煌伟业,伴随着多少奉献和牺牲。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有着扶贫工作者质朴的笑脸、忙碌的身影。他们怀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助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 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让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 , 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许多学者表示:脱贫是由于依靠制度优势所创造的奇迹,不仅鼓舞了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的信心,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提出了新的借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