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多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25℃,两片相同的Al片分别和等体积稀HNO3和浓HNO3反应 | 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产生红棕色气体,且后者反应更加剧烈 |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
B | 向某液溶胶中分别加入石膏和硫酸钠的溶液 | 前者明显聚沉,后者几乎无变化 | 该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
C | 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 所得沉淀为 BaSO3 , 后转化为 BaSO4 |
D | 将炭和浓H2SO4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石灰水变浑浊 | 碳被氧化成CO2 |
实验 |
试剂 |
现象 |
|
滴管 |
试管 |
||
| 0.8 mol/L FeSO4 溶液(pH=4.5) | 1 mol/L Na2CO3 溶液 (pH=11.9) | 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 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
0.8 mol/L FeSO4 溶液(pH=4.5) | 1 mol/L NaHCO3 溶液 (pH=8.6) | 实验Ⅱ: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 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 |
0.8 mol/L (NH4)2Fe(SO4)2 溶液(pH=4.0) | 1 mol/L NaHCO3 溶液 (pH=8.6) | 实验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
A | B | C | D | |
图示 | | | | |
说明 | 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 可以结合秒表测量锌与硫酸的反应速率 | 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 反应为放热反应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