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计算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停留时间 | 里程 |
1 | 福州 | 始发站 | 08:00 | 0km | |
2 | 南平北 | 08:33 | 08:35 | 2min | 121km |
3 | 建瓯西 | 08:53 | 08:55 | 2min | 174km |
4 | 武夷山东 | 09:11 | 09:13 | 2min | 225km |
12 | 上海 | 12:37 | 终点站 | 876km |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照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表:
照片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时间t/s | 0 | 10 | 20 | 30 | 50 | |
路程s/mm | 0 | 12.0 | 22.2 | 33.1 | 48.7 | 61 |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没有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相比传统自行车具有很多优点如:省力、耐用、安静、灵便、结构简单等。如图甲所示为一种在售的无链条电动自行车,它结合电动动力和人体动力,此车既可以通过给锂电池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获得能量。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之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使骑行者骑得更省力,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持电池的使用寿命,行驶过程中电池的放电量不能超过总量的80%。为了保证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该车采用了能量密度(能量密度为存储能量与电池质量的比值)为0.16 kW•h/kg的锂电池供电。
整车 | 整车质量 | 40kg |
最大车速 | 24km/h | |
最大噪声 | <30dB | |
锂电池 | 电压 | 48V |
质量 | 3kg | |
电动机 | 额定功率 | 180W |
(1)电动车行驶时极为安静,是在{#blank#}1{#/blank#}(选填“声源处”或“传播途中”)减弱噪声,与汽车相比,除减弱噪声外,电动自行车还有{#blank#}2{#/blank#}等优点;
(2)骑行时,仅靠锂电池驱动,在平直路面上,以最大车速可匀速行驶1.5h,此时自行车所受的阻力为32N,则自行车的效率为 {#blank#}3{#/blank#}%,骑行时,如同时利用踩脚踏板混合动力提供能量,可使车连续匀速行驶2h,则混合动力驱动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仅以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 {#blank#}4{#/blank#};
(3)如图乙所示为充电器过热保护的模拟控制装置,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L为阻值不计的线圈,R2是热敏电阻,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S、S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40mA;闭合开关S、断开S1 , R2的功率为0.08W,则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blank#}5{#/blank#}V,R1={#blank#}6{#/blank#}Ω。
路程/m | 10 | 20 | 30 | 40 |
时间/s | 2.5 | 4.5 | 6.2 | 7.7 |
(1)前6.2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2)后20m内的平均速度是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