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材料一 影响世界的古代工匠。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取用麻头、破布、旧渔网及树皮为原料,拓宽了原料的来源,制造出廉价高质量的纸张,天下咸称“蔡侯纸”。它的出现,标志着纸张取代竹帛成为文字主要载体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思想的大范围传播,使古代大量文字信息得以保存,促进人类文明 的进步。
——摘编自翟文明、于海娣主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页 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 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 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注重以英模典型形象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初期,一批与以往不同的劳动模范形象出现在群众视野中。
类型 | 代表人物 |
知识分子 | 周尧和(物理冶金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蒋筑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长春光机所研究员) |
企业家 | 步鑫生(打破“大锅饭”的衬衫厂厂长)、年广久(“傻子”瓜子品牌创始人) |
——据万芳《新中国建国后英模人物的形象变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