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东郭先生与狼

比较阅读下面的寓言,回答问题。

【甲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选自《伊索寓言》)

【乙文】在秦汉时期,中国的西南地区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有一支叫做“夜郎”。夜郎部落的首领被称为“竹王”。传说很久以前,有人在当地的一条江面上发现一节竹筒顺水飘来。他把竹筒剖开,里面躺着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夜郎国的第一个首领。到了汉朝,夜郎等部落纷纷脱离中央政权独立称王。夜郎部落的首领自封为夜郎侯。    由于交通不便,夜郎人世世代代深居山里,从来没有人走出山去,加上附近的几个部落都没有夜郎的人多,于是夜郎侯认定自己的国家是天底下最大的了。

    有一次,夜郎侯带着随从走到一座高山前,他仰望着山顶,得意地说:“你们看,夜郎国的山多么高,难道天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随从们齐声回答:“肯定没有了!”夜郎侯又来到一条大河边,他望着滚滚的河水,傲慢地说:“你们看,夜郎国的河多么宽,难道天下还有比这条更宽的河吗?”随从们又齐声回答: “绝对不会有了!”于是夜郎侯更加觉得夜郎国了不起,更加自高自大起来。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使者去印度联络国事。使者途中经过夜郎国,被那里的人围住询问。当使者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身份时,夜郎人惊讶地问道:“汉与夜郎哪个大?”使者听了哈哈大笑,说:“大汉王朝有州郡几十个,夜郎国还远远不及一个郡,你们说哪一个大呀?”夜郎人听了全都目瞪口呆。(故事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1)、甲文是故事,乙文取材于故事。两篇文章都寄寓深刻的道理:甲文讽喻;乙文中“夜郎自大”后来比喻。  

(2)、甲、乙文都以为主,间用,不过甲文结尾用一句性的话,点明文章主旨,这种表达方式是乙文没有运用的。

(3)、甲、乙文都以传神之笔描写人物的表情,如甲文中用一个“”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乙文中用“”、“”两个词语描写夜郎侯的神态,使形象更显得真切。

举一反三
阅读《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回答小题

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

刘金祥

       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电力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发出“争做快乐带水族”的倡议,呼吁参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走未喝完的瓶装水。见贤思齐,择善而行。此举得到众多与会人员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快乐带水族”成为“两会”会上会下的热点话题,成为内外媒体竞相传颂的新鲜语汇。

       ②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被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我国目前尽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生活上远未达到极大富庶和按需所取的程度,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还在为解决温饱、摆脱困境而辛勤劳作和辛苦奔波。严峻而客观的现实要求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全体国民必须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戒奢从简,以俭奉身,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眼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抵制用公款大吃大喝等显性浪费现象,主动克服不在意一度电、一张纸、一瓶水、一支笔等隐性浪费弊端,把勤俭节约作为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义行善举,为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贡献一己之力。

       ③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目前约有3.74亿个家庭,以每个家庭平均每月节约10度电、每年节电120度来计算,全国就可节电450亿度电,而节约1度电相当于节省400克标准煤或4000克水,显然,倡导全民勤俭节约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福祉。勤俭节约犹如掘井采矿,能够洞开汇集财富的渠道,能够辟建积累财富的平台。换言之,正是每个人的节俭奠定了国民幸福的基石,也正是每个人的无端浪费抽空了国家富裕的薪材,因此,“每个节俭的人被视为公众的恩人,每个挥霍的人被当作公众的敌人。”

       ④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大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其言其行是社会的风向标和导航仪。这次“两会”上“快乐带水族”的走红,展现的是人大代表的整体形象,更以身作则为社会传递一种信号。不事浮华,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以俭修身,以俭明志,以俭养德,以俭促廉的生活方式理应成为社会共识,把“快乐带水族”释放出的勤俭节约的正能量传递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化出版社郝 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 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 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 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 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 “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 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 本文作者苏培成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周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8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本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我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周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但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这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勉。

(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到幸福

    ①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本以为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却因某种原因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的我只能在小村里溜达,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②火车站很小,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身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③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我叫了他几次,他都未回头。

    ④一次,火车晚点到天色将黑才来,孩子就一直在那儿等着,直到他妈妈来领他回家。

    ⑤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子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所以,每天下午他都来听,回去后用很大的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美滋滋地告诉周围的人,他又听到了汽笛声。

    ⑥母亲在讲这些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安静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出神地想着什么。

    ⑦我被小男孩的满足震撼了,当他听到那激荡耳膜的汽笛声时,他肯定又听到了他曾经听到过的蜂嗡莺啼、虫啾雀语,还有那爆竹炸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翅膀划过天空的声音、水从泉眼里汩汩流出来的声音……所有剧烈的声音和细微的气息都在一颗幼小的心间反复地回荡,那一刻,他一定惬意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也是从那个夜晚起,我不再用力关窗以隔绝忽然来临的火车汽笛声,而是沉淀了浮躁,用平静的心去聆听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听到的声音:树林中透出的雀鸣,细雨轻叩窗棂的淅沥,雪压梅枝折断的声音……所有这一切悄然入耳,都是串串美妙的音符,在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知不觉间陶醉其中。那时,我仿佛也触摸到了小男孩听到汽笛时心底泛起的幸福。

    ⑧透过虚浮,剥去层层炫目虚假的光环,铅华落尽,幸福就露出了它朴实的真谛:拥有健康的身体,一份喜欢的工作,朋友一句真诚的祝福,回家能够看到父母……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不希望他做我儿子

    晚自习刚下课,就有任课老师和同学找我告状,被告都是一个人——马小光。原来,他上课时吃东西,说话,给人起外号,听得我真是窝火。

    马小光的家在郊区,母亲早逝,父亲一人把他拉扯大,他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来城里卖菜。放学后,马小光都要赶到菜市场帮父亲,有两次我遇见他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大声吆喝着卖菜,脸上沾满晶亮的汗珠。他的父亲看起来很虚弱,脸色苍白,坐在一边安静地过秤,收钱。

    可能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这样,极具两面性,有时极叛逆,有时又很懂事。

    这样一想,我也就原谅了马小光在班里所犯的错误。

    针对许多学生叛逆心强、不服家长管教的状况,一次家长会后,我决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一个亲情心理测验,借此进行教育。首先我在讲台上问:“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选择他(她)做你的父母(孩子)吗?”我话音刚落,许多家长和学生都笑了,只见他们毫不犹豫地写下答案。但是当我望向坐在前排的马小光父亲时,却见他拿着一支笔在沉思,片刻之后,在纸上写下“不愿意”。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替这个父亲伤心。

    星期天,我决定对马小光进行家访。

    那天阴雨霏霏,整个乡村都掩映在雾蒙蒙的春雨里。马小光没在家,只有他的父亲坐在菜园的小屋里望着门外出神。他穿一件褪色的蓝布衣服,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脸倦容。看见我,他连忙站起来,有些惊慌地问:“老师您来啦,是不是小光又惹祸了?”

    我立即打消他的疑虑。坐下来,才闻到屋子里在熬中药,一股浓浓的苦涩的药味四下弥漫。谈到这次家访的原因,我问他:“那天在学校做测验,看见你写着不愿意让马小光做你的儿子,他真的就那么不听话,让你头疼吗?”

    他听了,有些无奈地笑,然后长长地叹息一声,摇头否认。

    屋子里静静的,只有雨声和中药罐里水开的咕嘟声。

    “不是这样,老师。”停了片刻,他向我解释,“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一年到头离不开药,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让他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一年四季,放学后他都要跟我去卖菜。夏天晒,冬天冷,手冻得像个红萝卜……那天去开家长会,我看小光的同学们家里条件都比他好,有的家长穿着高级服装,有的还开着小车来……小光他这个没娘的娃真是太苦了……”说到这儿,他一阵呛咳,咳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接着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不希望他做我儿子,跟我遭罪,他应该找个好人家,过富裕的日子。”

    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我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劝慰他,只觉得嗓子像堵着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我离开菜园的时候,猛然发现不远处马小光正蹲在菜地的角落里拔草,淅淅沥沥的雨点早已打湿他的头发,他站起来叫一声“老师”,脸上有雨水滑落。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啦?下雨天拔什么草!”他的父亲嗔怪。

    不知是不是我的家访起到作用,马小光从那以后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成绩也开始上升。虽然他有时还会顽皮、搞怪,但已懂得守规矩。看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我暗暗高兴。到初三下学期,他的成绩已进入年级前50名,好多任课老师都感觉不可思议。

    几年后,听说马小光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到南方一家外企工作,生活得很不错。听到这些,我感到很欣慰。我又想起马小光的父亲,那个病容惨淡、爱子心切的中年人。我想,他现在该会有多欣慰!马小光终于对得起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年的春节,马小光来到我所在的城市看望我。现在的他比以前胖了好多,文质彬彬,哪里还有半点顽劣少年的影子?!谈起以往的事情,我向他讲述那段家访往事。以前没有对他讲,是担心当时他的年龄还不足以承载生活的苦涩。

    听我讲完,马小光眼中似乎一片迷蒙,他解释说:“老师,这些事情我早知道了,当初我在门外听到你们的谈话。”

    原来他早就知道!我非常惊讶。

文学类文本阅读。

茶末的滋味

谷雨之前,持续一个月的采茶旺季即将过去,滞留在常州金坛一家茶场的五十六名采茶女工,包了一辆大巴准备返回她们的河南老家。作为老板,文琴即将送别这些弯腰劳作了一个春天的采茶女工。她们连续四年前往常州采茶,已成为茶场的中坚力量。在这里,她们每天采摘嫩芽的时间都很长。采茶不能用指甲掐,那会造成高档绿茶的梗面发红,茶叶档次就会降低,因此采茶女工必须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茶芽,向上一拔,干脆地折断茶梗,同时手指不能揉搓叶面,如此茶芽中的鲜润之气才得以留存。这是需要付出极大耐心、灵巧和专注的工作,采茶女工们在干活的过程中如入无人之境,双手开裂也浑然不觉。

文琴看到,采茶女工们每一条指缝里都深深浸润了茶汁,先是绿的,接着氧化发黑,双手犹如戴上了乌黑的纱手套,晚上,用刷子蘸取肥皂,也无法洗净这些黑黝黝的东西。不仅如此,为了防止鲜叶有杂味混入,女工们还不能用护手霜。就是这样一双双粗糙的手,撑起了茶叶的美妙滋味,一斤茶,六万个芽头,都是由这些五十多岁农妇的手,从万千茶树间采出。

文琴深知她们的辛苦。每一年,除了结算工资,文琴还会给她们准备当地特产当临别礼物,包括红香芋、小坛的封缸酒,还有常州麻饼。今年结算完工钱,采茶班的班长怯生生地来问,能否给一个优惠的价格,让她们可以买些茶末带回去赠送亲友。“老家长辈,都听说这边好山好水 , 茶垄间有杏树、桃树,茶叶里都带着芬芳花香。这么好的茶,得让公公婆婆、自家爹娘都品尝一下。”

采茶女工所说的茶末,是机器炒茶筛下的头茬茶末,明前茶的茶芽极其细小脆弱,在机器炒制的过程中,容易断裂。为了保持高档茶的整洁面貌,茶叶炒好、散尽火气后,需要用细网筛再次过筛,筛下的茶末青绿,里面还夹杂着成团的毫毛,每一粒比白芝麻还小。这种茶末,滋味并不逊色于那些体面的高档茶,文琴也不出售,只供自己和至亲好友分享。采茶班的班长一提出此事,文琴赶忙道歉,说自己疏忽了——那些采茶的纯朴农妇多年来都是带着炒好的大麦或晒干的艾叶泡水喝,她们自称喝不惯茶叶,从不做瓜田李下之事

文琴忙说,这点东西当然要送给你们,本来也是你们去采摘的。她便给女工们每人准备了一包茶末,想了想,又在每个纸袋里放入十小包独立包装的成茶。她想象这些农妇回家以后,也可以邀集长辈一同来喝这十壶茶,沸水冲下去,茶芽就像踮起脚尖,在热水中上下起舞,一共三次,最后,它们整整齐齐在杯底站立。文琴有点自责:这样令人舌底生津的美,这样迷人的杯中景色,她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过也要让采茶女工们体味一下?

上车前,女工们挨个过来拥抱她们的老板,说此地甚好 , 希望明年还来。她们每个人都扛着自己的铺盖,带着脸盆、脚盆以及行李箱,春天过去得太快,天气热得太快,她们身上五颜六色的毛衣都嫌厚了,然而,这整个采茶季,她们都没有歇过一天,采买个人用品和薄一点的衣裳也就成了奢望。当她们隔着车窗向文琴挥手道别,看着那一双双乌黑的手,那些淳朴的笑脸,不知为什么,文琴心中涌上了告别姐妹的酸楚,她眼眶发热,隔着车窗,大声叮嘱着。

半个多小时后,文琴回到产茶的车间,这里彻底静寂了下来。忽然,她瞥见了自己招待客人的茶台上,放着一大排金黄的小袋子。她心中狂跳,过去一看,那是她偷偷塞进装茶末的纸袋里的成茶,五十六个人,五百六十小包茶叶,农妇们还了回来,不着一言地表现出她们谦和的自尊,与沉甸甸的体谅,如微雨中的稻穗默默低着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