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中考专题系五十中国近代史(十四)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
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还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健康发展……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加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启蒙者】
材料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于他族者,乃以科学与民主并重,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摘自1915年陈独秀《警告青年》
【救亡者】
材料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现在何必谈甚么政治惹出事来呢?呀呀!这些话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此种根本问题,国人倘无彻底的觉悟,必至国亡种灭后已!国人其速醒!”
——摘自1919年3月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思想革命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中国人不再沉默,发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抗议。
材料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暮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