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天路》同步练习

课文《天路》中,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说它是“天路”是因为。说它“神奇”是因为①。②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他奔走了一整天,到傍晚时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可是,当一个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泪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你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个来自小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个“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吸引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试卷一发,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了一起。58分!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我走出教室,他跟了上来。我站住,等他说话,而他喉头动了一下,脸涨得更红,嘴唇锁得更紧,眼眶里还盈满了泪水。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数学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老师答应你的要求,但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

    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kùn  huò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很不自然。

    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他抬头注视我。我冲他微笑,但他立刻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他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fù  shù题目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憋了半天,才yǔ  wú  lún  cì地开了口。我笑着让他坐下。

    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后,他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好的,我一定给足您。”

    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最大弱点。果然,到下午他还没做出来。我告诉他,到晚自习还做不出来,我就要收回承诺。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扭扭捏捏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pò  bù  jí  dài地和同学们讨论起来。

    期末考试,他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差不多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亲送到美国留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  构思),做了(充裕  充分)的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  估测)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们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在不断变化,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它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__大家交口称赞__说得好__以理服人__这些话多么有力量__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仍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