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届江苏苏州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张耒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藏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青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辐、巨细强弱,无一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祐六年及第,调临安主簿。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 , 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选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 B、及繁霜夜 , 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C、予世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子胥不 , 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变亦酷矣                        孰能讥之乎 B、往往清丽奇伟,工举业百倍          而智勇多困所溺 C、秦子每见予辄不乐                  且夫有报人之志,不者能下人,是匹夫之刚也 D、能推食与人 , 尝饥者也              此其所挟持甚大
(3)、①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②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

(4)、简要说明文章后半部分是如何阐述“迁之为贵”的道理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居右】(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阳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太常丞。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惧顾望。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名乎?” 及论乐制,谊对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上遽改容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

    知徽州,陛辞,属光宗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至郡,歙县有妻杀夫系狱,以五岁女为证,谊疑曰:“妇人能一掌致人死乎?”缓之未覆也。会郡究实税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子欠租久系,饥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然后冤者得释,吏皆坐罪,阖郡以为神。

    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丞相留正不克用。

    孝宗崩,上不能丧。谊与少保吴琚议,请太皇太后临朝,扶嘉王代祭。及将禫,正忧惧,仆于殿庭而去。谊以书谯赵汝愚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为奸则奸,忠奸杂而能济者,未之有也。”汝愚问策安出,谊曰:“此大事,非宪圣太后命不可。而知阁门事韩侂胄,宪圣之戚也,同里蔡必胜与侂胄同在阁门,可因必胜招之。”侂胄至,汝愚以内禅议遣侂胄请于宪圣,侂胄因内侍达汝愚意,宪圣许之。

    宁宗即位,侂胄恃功,以赏薄浸觖望。谊告汝愚曰:“异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不听。

    汝愚雅器谊,除授建明多咨访,谊随事裨助,不避形迹,怨者始众。尝劝汝愚早退,汝愚亦自请。侂胄疑将排己,首谒谊,退束装,冀谊还谒,留之通殷勤,谊不往。

    初,金攻庐、楚不下,留兵缀濠州以待和,时时钞掠,淮人大惊。谊昼夜拊循,益严备御。朝廷惧生事,移知隆兴府以卒,后谥忠文。

(《宋史•列传一五六》)


【注释】 觖:不满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第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守,皆礼遇之。纯仁属撰乐语,浩辞。纯仁曰:“翰林学士亦为之。”浩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纯仁敬谢。后哲宗亲擢为右正言。有请以王安石《三经义》发题试举人者,浩论其不可而止。陕西奏边功,中外皆贺,浩言:“先帝之志而陛下成之,善矣。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京东大水,浩言:“频年水异继作,虽盈虚之数所不可逃,而消复之方尤宜致谨。不以为数之当然,此消复之实也。”章惇独相用事,威虐震赫,浩所言每触惇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未报。章惇诋其狂妄,乃削官,羁管新州。蔡卞、安惇、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徽宗立,亟召还,复为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言:“陛下善继神宗之志,善述神宗之事,孝德至矣。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继述之,以扬七庙之光,贻福万世。”迁兵、吏二部侍郎。初,浩除谏官,恐贻亲忧,欲固辞。母张氏曰:“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危甚。杨时过常州,往省之。萧然仅存余息,犹眷眷以国事为问,语不及私。卒,年五十二。高宗即位,诏曰:“浩在元符间,任谏争,危言谠论,朝野推仰。”复其待制,又宝文阁直学士,赐谥忠。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书刑部郎中周公墓志铭

王安石

    周氏其先自华阴入蜀,蜀孟氏时,公之皇考讳敬述,以文章知名,尝至要官,任事矣,孟氏亡,因不复仕。而天子召以为寿州下蔡令,由下蔡以为太子中允、知江州,赐紫衣金鱼,使抚初附之民。其后为秘书丞,知泰州以卒,而得州之北原以葬。有子四人,其卒皆位于朝,而公第二。公讳嘉正,字政之,少与其昆弟俱以进士甲科起家,为通州军事推官。其后通判广州,提点福建刑狱,知寿州,为三司盐铁判官。故宰相丁谓虑其材,天子以为河北转运使,而公不就。已而谓得罪,公坐出知金州,又知海州,又知濠州,而以工部郎中分司南京,归治疾于海陵之第。明道元年,以恩迁刑部。

    明年,年六十四以卒。公宽厚而廉清,而其才尤长于政事。自为推官时,已能有所建,易为士民所记。及奉使福建,狱有冤辄辨,有疑若可贷辄以闻,所活至数十人,而其治大抵遇奸吏为独急。子男五人:曰象先,今为武康军节度推官,监台州税;曰彦先,为右侍禁,知循州兴宁县;曰茂先,为泰州司法参军;曰行先,为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知江州彭泽县;曰嗣先,为进士。女七人,皆嫁为士大夫妻。嘉祐三年三月壬申,公子与孙葬公皇考秘书丞、赠尚书工部侍郎之兆东。

    铭曰:周迁于蜀,爰自先人。考有四子,发于海滨。公有令闻,贵维次子。归宽民人,施刻在己。

    方飞方骞,方升于天。既铩以归,既陨于泉。有高其后,有光其前。作为铭诗,兆此新阡。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十六》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斐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镇太原,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帝、魏太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高、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此,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桀,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 , 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文静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致之?”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贵臣共榻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言尚称名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帝杀之,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刘文静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