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一: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草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材料二: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请回答:
史实 | 推论 | 正误 |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和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blank#}1{#/blank#} |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 {#blank#}2{#/blank#} |
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政收支,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等措施;于1952年底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 改变了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blank#}3{#/blank#} |
(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形成后,先在中央政治局和全国政协研究,接着在全国8000多位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中讨论,共提出5900多条修改意见。《宪法草案》公布后,在人民群众中普遍组织讨论,讨论历时3个月,参加人数达1.5亿,不少意见被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采纳。 | 这部宪法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blank#}4{#/blank#} |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国从此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 {#blank#}5{#/blank#} |
1979年3月,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 {#blank#}6{#/blank#} |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 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 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 展要求不相连应的僵化的模式……严重压抑了企业 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 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 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