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弟子问大师:“天底下谁最睿智?”
“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者。”大师答。
“谁最强大?”
“善于自控者。”大师答。
“谁值得尊重?”
“自重并敬重邻里者。”
“大师所言,皆显而易见。”另一弟子说。
大师微微一笑:“显而易见,不过很多人却视而不见。”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古时候有个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这个人并不觉得委屈,而是一心一意地放养牛群,他早起晚睡,把牛喂得个个体格健硕,毛色顺亮。皇帝见他不计得失,不图名利,把养牛这样的小事都做得如此好,于是便委以大任,让他担任宰相。一下子从一个放牛的变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重臣。这个人依然全心为公,为人谦逊,一点架子也没有。他还常常深入民众中,了解民间疾苦,深得百姓爱戴,政绩非凡。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但是却对一些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于去做。事实上,先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壁上挂着寒暑计。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上升。没有差错。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一天,它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是了。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决定了这样的自我尊重,不再留意外面的天气了,它在壁上自由行动。于是有人说它是废物,就把它摔在了地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对即将成人的高一级同学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36名战士完成了“两个一百步”精准挑战一他们从金水桥起点出发,以每步75厘米的步幅,先是正步走,行进一百步,然后齐步走,行进一百步;两百步以后,战士们到达国旗杆南侧的终点位置,全部精准对位,丝毫不差。升旗降旗2500多次,从未有过失误;每天挺立86400秒,保持纹丝不动;冬天,-6℃“不穿棉”,夏天,地表60℃“不穿单”……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向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发起挑战,不断创造着奇迹、制造着震撼。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最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些优美的诗句,随着日本各界捐助的救援物资一起,来到了中国,也掀起了一些人对于“文化”的争论。有人撰文称:再好的“风月同天”,抵不过一句“武汉加油”让自己热血沸腾。也有人表示:日本人在给我们上语文课,我们只会喊“武汉加油”,却不懂得用自己国家最精髓的传统文化来更优雅表达。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快乐=(物质+精神)÷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精神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但也有经济学家指出:欲望不仅是个人, 而且也是民族与国家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欲望,也就没有希望。
身处后疫情时代,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