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课时训练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动不居的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正所谓①________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②________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③________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洞若观火,而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唯有怀以深谋远虑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④________求得先机。
辛弃疾出身行伍,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诗词大家。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生于金宋乱世,曾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他那时还只是一个少年,正 ① , 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最终他没能 ②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泪洒宣纸,留下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于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我们今天重读他的作品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来想着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发生悲怆的呼喊,他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驰骋沙场的情景,但一身力和一腔志又不能向何处使呢?我们今天读辛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 ③ 的形象。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