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课时训练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螟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寒食
陈与义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
喧哗少所便,寂寞今有味。
空山花动摇,乱石水经纬。
倚杖忽已晚,人生本何冀。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此诗作于靖康之难第二年,陈与义遇虏奔于南山之时。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①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思潜从物外②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②物外:世俗人情之外。③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露水不易打透。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①。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②。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③。
自闻颖师弹,起坐④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⑤。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⑥!
【注】①尔汝:表示亲近。②这一句意思是似乎在百鸟喧嚣中,突有一只凤凰引吭长鸣。③未省听丝篁:不懂音乐。④起座:站也不是,坐也不是。⑤滂滂:流的很多。⑥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
清人把这首诗与《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中是怎样表现音乐的艺术魅力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