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带这么多书?”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1936年9月,卢鹤绂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前往美国深造。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他退出了自己与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正在进行的课题,而不久后另外两位物理学家就凭该课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时会说:“如果卢鹤绂当年留在美国的话,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当时内地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讲授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课,他常常只能在点灯草的油灯下备课,在古庙里给学生讲课。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他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卢鹤绂预言“浓厚之能源”的“特殊之用途”得到应验。1947年,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此文一出,被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到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还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包括日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了,许多师生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也到核弹基地,将来极可能成为钱三强式的人物。但是,卢鹤绂认为他所专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他一辈子教书,希望回到复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58年,卢鹤绂回到复旦讲坛。

    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人留下8大提纲44项研究进展,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他对京剧的痴迷源于年幼时在舞台下的耳濡目染,入门完全是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他曾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

    有人问卢鹤绂为什么如此酷爱京剧,他回答说:“中国的传统京剧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些并非封建糟粕,我们绝对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它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再说,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剧,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不啻是种‘醒脑剂’。”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近期,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既叙述了卢鹤绂的家庭出身、求学以及事业成就,同时也写出了他在自己人生经历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B、卢鹤绂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他在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力学和地球物理探油术等基础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尤其是在核能方面颇有建树,故被称为“中国核能之父”。 C、“546培训班”任务结束后,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如果卢鹤绂不回到复旦大学继续当老师而是也到核弹基地,就不会成为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D、本文引用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报告的话,介绍卢鹤绂任教的培训班的成员,都从侧面展现了卢鹤绂的人物形象。 E、卢鹤绂酷爱京剧,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京剧没有必要抛弃,因为其蕴含着人生哲学,它宣扬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对社会安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2)、请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这句话意蕴丰富,手法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意大利机器人“Dustbot”其实是个分类回收垃圾桶。它虽然长得很萌,行为却是很严谨的。意大利的垃圾分4类:玻璃、塑料、纸张和厨余。如果你一不小心放错了类,是会被Dustbot拒收的。

    当然,Dustbot只是一个尝试性产品,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到那些卡车去不了的小巷子里收集垃圾。2009年在意大利投放试用的也只有两台而已。两年过去了,Dustbot的故事再无下文,垃圾分类仍然是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处理垃圾、尤其是垃圾分类上所做出的努力远远不止研发一个机器人这么简单,更庞大的系统比比皆是。譬如,在斯德哥尔摩的汉马贝滨海新城(Hammarby),垃圾筒简直是无底洞——无论你扔进去多少垃圾,都不会满溢。而且,就算你在垃圾筒旁蹲守上一年,也逮不住一个收垃圾的人。原来,此区采用的是垃圾地下自动收集系统,类似一个巨大的地下吸尘器,垃圾们在“吸管”中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奔向垃圾收集站,速度媲美地铁。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套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效率更高:在垃圾量正常的情况下,用传统方式收集垃圾需要用150个小时,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仅需1.4小时,其效率是传统方式的100多倍。当垃圾量多时,这套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1小时就能处理传统方式耗时400小时才能处理的垃圾。

    当然,这套系统是完全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的。只有垃圾在投放时分类明确,系统对垃圾的后期处理才能高效。事实上,瑞典传统垃圾分类为14类,而自动收集系统的分类则为7类。

    说到垃圾分类的源头——民众自发分类投放,日本堪称世界上规则最为严苛的国家。整个分类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基础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分类,每个子分类又继续分为孙分类……简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例如横滨市,垃圾类别为10类,政府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口红属“可燃物”,用完的口红管则属“小金属物”;袜子一只属“可燃物”,两只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洗过、晾干”才属“旧衣料”,否则又是“可燃物”……这还不算烦,德岛县上胜町的垃圾细分到44类,保证你每扔一次垃圾,都要受到极高的智力挑战。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学勤访谈录:如何认识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

黄友爱:中华文化主要是黄河、长江两河流域文化,在先生看来,作为长江文化之一脉的湖湘文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和亮点吗?

李学勤:湖湘文化呢,是长江文化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的是长江中游南部的文化。湖湘这个概念,至少从宋代以后就很突出。至于它的特点,接下来我会谈到。

黄友爱:近年在湖南出土了大量简帛文书,包括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等,请先生谈谈这些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湖南地域文化方面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涉及我们的专业,简帛学。我们知道世界上这些古代文明的书写材料是不一样的,比如埃及用的纸莎草、亚述用的泥版,都没有我们用的这个竹木简和帛书易得和方便。而我们出土的战国简帛,最早发现就是在湖南。一九四二年在长沙的子弹库,在一个小墓里出土了楚国的帛书,遗憾的是由于战乱,这件帛书现在被收藏在美国。你刚才讲到了里耶秦简,但年代更早的战国简最早也是在长沙发现的。一九五〇年开始连续发现了三批战国简,最早一批是在长沙的五里牌。刚刚你提到的一些近年的发现,也是非常丰富非常了不起的。湖南地区是出土古代简帛非常丰富的地区,上至战国,下至秦到两汉。出土的这些简帛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太大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古书都是后人传刻的版本,像《诗经》《尚书》这些书都很早了,但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用现在的文字写成的,不是古代的原貌。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抄,里面必然有些和原貌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发现的这些简帛,是原物,有的是古书,有的是古代文书。我们研究一篇简的书籍这次就出版了十大本,所以说这个出土简帛的学术价值是很大的。

黄友爱:湖南境内有南岳衡山。但是开始南岳并不在湖南衡山,而在安徽霍山,请问从霍山到衡山,这一转变对于湖南的地域文化有何意义?

李学勤:这是学术界的一种说法,我个人对这种说法是存疑的。中国历史上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叫岣嵝碑,也称禹碑。一开始因为大家不认识,就都认为是大禹治水刻的碑,原先就在衡山上。后来岣嵝碑原碑找不到了,但还有一些传刻的本子,比如四川一些地方。近年来研究这个可能和少数民族的古文字有关,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的时候南岳衡山就有它特别的历史文化意义。至于这个岣嵝碑,我认为它很可能和巴蜀文字有关系,因为二者的结构很像。所谓巴蜀文字,是指在今天川渝地区出土的一些古代文字,时间从战国一直到西汉。这种文字至今没能被解读,我们不认识,但它又有两个系统:其一与汉字比较接近,另一种则可以确定包含拼音因素。与汉字接近的这个系统的巴蜀文字和岣嵝碑的写法和笔势都很像。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因为岣嵝碑的真本已佚。

黄友爱:禹碑是内容涉及湖南的最早的古代石刻文献吗?

李学勤:刚才我说了这只是一种猜测,不宜作过多的推论。

黄友爱:先生怎么看待岳麓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在湘学研究和传播中的历史地位?

李学勤:岳麓书院是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实际上作为学府从建立书院就一直传承下来的只有岳麓书院,其他的书院历史都中断了。今天的湖南大学就是在岳麓书院的传统上建立起来的。岳麓书院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它的文化史可以写一本专著来讲,但主要就是两段,南宋和近代。南宋的张栻和朱熹有过“朱张会讲”,这个事情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大家讲宋代理学就是程朱,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宋代理学的建设者还有很多,张栻(张南轩)当然算一个,还有更早的一个湖南人周敦颐。张栻的学风和朱熹很相近,但也有不同,这也是他们会讲的意义所在。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岳麓书院开辟了后世的学术传统,而张南轩在其中的地位我们讲得还不够。我常常说理学史上的湖湘学派和浙东学派讲得还不够。理学就如梁启超所说,是一个思潮,是一群人而非只有程朱。另外一段近代的湘学,我觉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它和清朝的理学和汉学都区别开了。清朝的汉学就是乾嘉,这到清中叶嘉道时期就显现出一个不足——它是纯学术的,和国计民生没有关系。那么对它的批评就产生了,只从理学角度批评是不起作用的,但从另外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它进行批评,湖南学术界就起了很大作用。且不说后来的康梁,我提到一个人王闿运(王湘绮)就很重要。王湘绮很大一个作用就是把学风从湖南带到四川,如开办存古学堂。我常常说晚清的传统学问异军突起的一个是湘学,一个是蜀学,而蜀学又受到湘学的影响。

黄友爱:最近,考古人员在湖南道县境内的福岩洞发掘了四十七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您怎么看待这次发掘的意义?

李学勤:这个对于考古学是很重要的一个贡献。当然这不是狭义的考古学,是古人类学。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现在世界上还是有争论的。究竟人类是不是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如果是的话,这发生在什么时候?这就是“夏娃学说”究竟站不站得住脚的问题,这都还是可以讨论的。这就是我们的发现为什么重要。湖南的道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以前还发现了距今近一万年的稻种。

(该文为2016年《湘水》杂志主编黄友爱对李学勤先生的专访,有删改,原标题为《中华文化的湖湘面孔——李学勤先生访谈录》,载《湘水》杂志第三辑,岳麓书社,2016年12月。李学勤(1933-),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贾祖璋

    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ráng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lǐ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③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儿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④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⑤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

    ⑥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楰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⑦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⑧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一个月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⑨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做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若失掉艺术特性,于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令人痛心,代表着文化衰落。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多为租界外国人建设,中国市民只是附和而已。此类建筑无中国复兴精神迹象。今后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建设,但应是自觉的,由专业建筑师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但以最清醒建筑理论来看,其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细项上东西凑合且多属过去时代,不适应中国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这些尝试如同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的文章,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

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摘编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南北向轴线统领的营城制度。之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成为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近现代以来,中轴线虽然已经不再为封建皇权服务,但它仍是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提到中轴线的研究与保护,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是梁思成。1951年,梁思成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中盛赞“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中轴线概念被明确提出。

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精妙的城市设计思想,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中为尊的礼制思想塑造了空间秩序,中轴线通过严谨的空间布局,突出了帝王的至高地位,创造了宏大的轴线建筑群,使老城依托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丰富了城市景观,元代中轴线顺应游牧民族习惯,借助天然水系确定城市布局,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整规范的中轴线与自然灵动的水系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观。贯穿始终的城市建设主线传承了文化精髓,中轴思想在近现代持续影响着城市设计,如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以及永定门和天桥的复建等,中轴线不断发展,形成了更为壮丽的城市整体景观。

(摘编自公众号“北京中轴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