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云南昆明市三中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我国古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
①签订《南京条约》{#blank#}1{#/blank#} ②签订《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blank#}2{#/blank#}
③签订《马关条约》{#blank#}3{#/blank#} ④签订《辛丑条约》{#blank#}4{#/blank#}
A.毁坏了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材料一:雨果愤怒地谴责英、法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
材料二:“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一: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法等急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他们片面地认为,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达到重新“修约”、扩大侵略的目的。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