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并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摘自央视网
材料二: 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及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打仗不在一城一地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人有失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延安仍要回到人民手中。”此后,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事甩灵活机动的“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摘编自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请回答:
历史时期 | 时代强音 | 伟大精神(部分)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 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等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 孕育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 形成了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北斗精神等 |
请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内容,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走了整整28年。“日出东方”“军旗升起”“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赴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 |
材料二 毛泽东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
——摘编自蔚力《“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
材料三 陈云在1935年10月15日向共产国际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就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劈波斩浪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的风口浪尖上经受了锤炼。”
——蒋建农《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材料四 某同学学习一重大历史会议时记录的笔记
时间:1945年4月至6月。 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通过了新党章。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