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状元实业家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楷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发布上谕,要求“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同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指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材料二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 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相当于1899 - 1911年13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在1920至1921年,上海的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大生股票成为当时市场上“绩优股”,行情天天看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当时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什么有利条件? 张謇的话与他提出的什么口号是一致的?

(2)、据材料二分析张謇兴办企业的成功之道。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至1921年期间大生纱厂经营状况良好的原因有哪些?

举一反三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通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曲折的工业化】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等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一许紀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資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械,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9%

一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焕发生机的工业化】

材料三: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相互学习的工业化】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資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则《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