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位青年情绪低落,在草地上徘徊。忽然,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束刚从草地上采来的野花,跑到他面前,说:“哥哥,这束花送给你,开心一点哦!”青年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接住了花束,开心地笑起来。
你对上面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抗日战争中,在重庆,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而陈铭枢则背对着长江,看着熊十力。熊觉得很奇怪,说这么好的风景你怎么不看?陈答曰:“你就是最好的风景”。
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谷埃尔的《阅读史》中也有一副照片,堪称最好的风景。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这间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墙壁也已倾颓,地下满是砖石,竟然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检自己喜爱的图书。或许,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需要书籍作为精神支撑。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少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社会,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青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国家,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国家;中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我的家乡,后来我发现我连自己的家乡也改变不了;老年时期,我只想改变我自己,于是我就改变了自己。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想着改变自己,说不定我还能改变我的家乡,并进而改变这个国家和社会。”
请你根据对这则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有一位青年问老师生活的路将是什么样的,老师说:“在你生活的路上将遇到三重门。”
青年在路上遇到第一重门:“改变世界。”又遇到第二重门:“改变别人。”最后遇到第三重门:“改变自己。”他先后都照着去做了。后来青年见到老师,老师听了青年的述说后,微微一笑:“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
青年往回走遇到第三重门:“接纳自己。”第二重门:“接纳别人。”第一重门:“接纳世界。”他若有所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4月3日,杭州女子弯弯(网名)在北京一酒店遭陌生人强行拖拽,4月5日凌晨,“弯弯”发帖公布这一事件并向警方报案求助。4月6日,涉事酒店首次公开向“弯弯”和公众道歉,并承认管理服务不到位。不过,发布会持续时间不到5分钟便匆匆收场。北京当地警方已经对弯弯做了笔录,并展开调查。弯弯说她已经委托律师,准备用法律手段维权。网上,对此事的争论也很多,甚至有人质疑“是否为炒作”。但是,更多是理性分析和对弯弯站出来维权的点赞。
对这一事件,你怎么看?请就事件中任意一方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有一次,李平同学在课桌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他的同桌建议他改一个字,将“想”改为“该”字。这一字之别,引起许多同学参与到激烈的争论之中。
到底哪个字更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作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见证。
请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复杂记叙文,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