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依法纳税练习
①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上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材料一:为提高地方预算完整性,支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专项资金部分预算215.6亿元。同时,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决定自2015年起,聚焦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中央通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适当调整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继续实施初中改造工程等措施,加大项目统筹与经费投入力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3—5年的努力,支持地方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材料二:2015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①某县政府获得的国家专项扶贫资金
②工人小王在某外资企业打工获得的工资收入
③农民老李种植蔬菜获得的国家农业补贴收入
④乌克兰工程师在我国某企业工作获得的奖金收入
①保持财政盈余,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②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保障政府的支出责任
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④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担宏观调控职责
材料一: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
材料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某省据本省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社会自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行“以奖代补”,带动引导各级地方政府投入,并鼓励城市相关企业接管农村垃圾处理,按照一定标准向村民收取垃圾处理费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引导各村居民摒弃不文明、不卫生陋习,提高文明卫生意识,让垃圾得到充分利用。该省农村呈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的美丽景象。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强化产业扶贫,增加贫困地区收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