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致空气课时训练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小题。

瀑布

洪 源

                                                                                                   要下山!要出谷!

                                                                                                   一声呐喊,

                                                                                                   从云崖上扑下,

                                                                                                   哪怕它粉身碎骨!

                                                                                                   向往的是——浩浩江河、茫茫大海,

                                                                                                   想念的是——展翼的风帆、击浪的桡橹,

                                                                                                   啊,全凭一腔燃烧的信念,

                                                                                                   脚下,才开辟出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

(节选自《中国当代名诗一百首》)

(1)、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举一反三
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