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练习
①大力发展大众传媒,创造传统文化 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华文化
③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递中华文明 ④动员全民参与听写,弘扬民族精神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热播,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沁润心灵,引发了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该节目选取的诗歌类别丰富,包含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咏怀诗等各个派别,诗词主题既有“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又有“忠、孝、廉、耻、勇”的高贵品格,弘扬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节目在赛制模式上寻求创新,除了莲诗句、书写关键词、抢答等较为传统的环节,又增设“以一敌百”“飞花令”等创新环节。吸取了以往一些同类文化节目的经验,发挥电视媒体优势,创新舞美设计,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满足了观众多方面的期待与诉求。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③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体量庞大、肌肉强健,更在于文明昌盛、垂范万邦。
拥有世界范围的巨大文化影响力,是大国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用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先后缓减了民族国家的主权焦虑、生产力焦虑,现在到了认真思考和缓减文化焦虑的时候了。相对其他大国、强国而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悠久的文明和庞大的体量以及在世界的角色和责任,决定了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全球文化影响力,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智慧贡献于世界。
有文化专家指出,要建设与中国历史、现状和世界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形成与欧洲、美国共存的“第三极文化”,需要我们在强大国力基础上,继承传统文明之精髓,融合西方文明的精华,总结100多年来追求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宝贵经验,从现实的中国与世界格局出发,在与世界交流和对话过程中,思考并承担相应的国内外责任。唯有如此,“和合共赢”的中华新文化影响力才现实可期。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文化创新必须要依托人民群众 ④文化创新要立足本国传统文化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