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练习

材料一 2014年8月8日大连市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前7个月,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525.7亿元,增长8.3%;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516.4亿元,增长13.8%。

材料二 2014年前7个月,大连市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方面支出339亿元,增长17.1%;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作用,累计拨付政府投资基础设施行业建设资金10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暂免征收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等政策,为近4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在较好完成预算收支进度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的落实。

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

(1)、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请分析材料二中的财政措施是如何发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作用的。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贫攻坚是“头号民生工程”。C市立下“愚公志”、打赢“攻坚战”,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C市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资金供给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的齿轮紧紧咬合。精准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区县交通硬件设施,着力解决“山高路远”问题,优先实施贫困乡镇(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通自来水。精准培育发展产业,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区县,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开展教育扶贫,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将贫困户子女优先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精准实施转移就业,对无法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贫困人员,优先使用公益性岗位过渡性安置。对在毕业年度内的C市高校贫困毕业生和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精准落实低保“兜底”,将没有劳动能力、需社保“兜底”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截至2018年12月,C市已累计实现8个“国重县”、4个“市重县”整体摘帽,贫困人口从165.9万人降至2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1%降至1.27%。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日子甜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打赢“攻坚战”的重要性并分析C市财政政策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