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养生

[宋] 苏轼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 , 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 , 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释]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yì):安逸,舒服。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分养福          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伤仲永》) C、夫已饥而          虽有嘉肴,弗(《虽有嘉肴》) D、晚食为            吾妻之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②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3)、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下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君使民也,若御良马。善御马者,轻任新节 , 不完其力,故致千里。善用民者,民日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其赴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 , 孰能当之!

    然圣人之养民非为用也,性不能已。犹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故仁义以治之,惠爱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致其利,不尚于威,而威已有托。

    否则令苛不听,禁多不行,动之而弥扰矣。故汉武之多欲,不若文帝之无为。《书》曰:“唯厥攸居,政事唯醇。”

(《资政要览》有删改)

【注释】①新节:新的鞍辔。②谿:山谷。③唯厥攸居,政事唯醇:只有他担当那个职位,国家政事才能醇正而不杂乱。

返回首页

试题篮